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讨论话题。
如果你运行下面的代码:
Integer a = 1000, b = 1000;
System.out.println(a == b);//1
Integer c = 100, d = 100;
System.out.println(c == d);//2
你会得到:
false
true
基本知识:我们知道,如果两个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,用==表示它们是相等的。如果两个引用指向不同的对象,用==表示它们是不相等的,即使它们的内容相同。
因此,后面一条语句也应该是false 。
这就是它有趣的地方了。如果你看去看 Integer.java 类,你会发现有一个内部私有类,IntegerCache.java,它缓存了从-128到127之间的所有的整数对象。
所以事情就成了,所有的小整数在内部缓存,然后当我们声明类似——
Integer c = 100;
的时候,它实际上在内部做的是
Integer i = Integer.valueOf(100);
现在,如果我们去看valueOf()方法,我们可以看到:
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(int i) {
if (i >= IntegerCache.low && i
return IntegerCache.cache[i + (-IntegerCache.low)];
return new Integer(i);
}
如果值的范围在-128到127之间,它就从高速缓存返回实例。
所以…
Integer c = 100, d = 100;
指向了同一个对象。
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写
System.out.println(c == d);
我们可以得到true。
现在你可能会问,为什么这里需要缓存?
合乎逻辑的理由是,在此范围内的“小”整数使用率比大整数要高,因此,使用相同的底层对象是有价值的,可以减少潜在的内存占用。
然而,通过反射API你会误用此功能。
运行下面的代码,享受它的魅力吧!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NoSuchFieldException, IllegalAccessException {
Class cache = Integer.class.getDeclaredClasses()[0]; //1
Field myCache = cache.getDeclaredField("cache"); //2
myCache.setAccessible(true);//3
Integer[] newCache = (Integer[]) myCache.get(cache); //4
newCache[132] = newCache[133]; //5
int a = 2;
int b = a + a;
System.out.printf("%d + %d = %d", a, a, b); //
}
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,请不要吝啬你的赞,谢谢!
来源:网络
构建高质量的技术交流社群,欢迎从事编程开发、技术招聘HR进群,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公司的内推信息,相互帮助,一起进步!
文明发言,以
交流技术
、职位内推
、行业探讨
为主
广告人士勿入,切勿轻信私聊,防止被骗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Java笔记虾):为什么 Java 中“1000==1000”为false,而”100==100“为true?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mabk.com/index.php/post/1636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