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协议简介

1. 引言
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人们可以轻松实现网上冲浪,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大家有没有想过你所发的文字,语音信息是如何发给另一台设备的呢?

接下来就来简介一下互联网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—互联网协议。

2. 互联网协议简介

众所周知,互联网协议采用分层结构的设计,按照不同的分法:可以分层7层,4层。公认最好理解的是5层。接下来就用协议设计的角度来介绍。

互联网协议简介
互联网协议分层

2.1 物理层

物理层是将现实中的设备连接起来,连接的方式有光纤、双绞线、无线载波。

互联网协议简介
物理层

在物理层可以定义数据传播的电气特性,对于计算机来说就是0和1组成的二进制。

2.2 数据链路层

物理层规定了电气信号,但是没有定义计算机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规则,比如数据如何传给设备、数据的开始和结束。

因此数据链路层提出了以太网协议,它使用一种称为“帧”的数据包来传输信息。每个以太网帧由两个部分组成:帧头和数据。

互联网协议简介
以太网协议

帧头包含了一些元数据,用于指示帧的开始和结束,以及帧的类型和目的地址等信息。帧头的长度为14个字节,其中包括6个字节的目的MAC地址、6个字节的源MAC地址和2个字节的帧类型字段。

数据部分则包含了实际传输的信息。数据部分的长度可以从46个字节到1500个字节不等,如果数据长度小于46个字节,以太网会自动填充数据到46个字节。在数据部分末尾还会包含一个4个字节的CRC校验码,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错误。

当一个文件的数据已经超过了1500,就会划分成几部分进行传输。

以太网可以解决同一个子网的信息传输,其前提是需要知道目的MAC地址,这里提出ARP协议,它是用来获取同一子网下设备的MAC地址。

互联网协议简介
ARP协议广播通信

如图所示,如果A要向B传输数据的话,首先通过ARP进行广播,获取B、C、D的MAC地址。获取到地址后,再在以太网的头部添加目的的MAC地址,再进行广播,在该子网都能收到该数据帧,每台机器收到数据后进行地址判断,当数据中的目的MAC地址和本机的MAC地址相等,就接收数据包,否则就抛弃。

理论上,只要知道某个设备的MAC地址就可传输数据。但在获取MAC地址的时候,需要进行广播,这个方式在小型局域网有实际的意义,如果跨网段,就造成了网络上有很多冗余的数据在传输。因此为了实现跨网段通信,需要另一种方式来表示设备的地址。

2.3 网络层

主要功能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。在互联网中,网络层使用IP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。

在网络层中采用IP地址来表示计算机的地址。计算机能上网,就必须要配置自己的IP地址。由于目前IP地址采用的IPv4版,大约有42亿个,不满足每个计算机分配一个,而且我国只分到3亿个。因此为了计算机都能上网,在局部形成了很多的局域网。

IPv4例子:
192.10.12.2

而IP地址能通过路由找到目的地址属于那个网段,当找到网段后,就可以使用ARP协议,找到计算机的MAC地址,实现以太网通信。因此,其IP协议和以太网协议的关系如下:

互联网协议简介
IP与以太网协议

IP协议整体是放到以太网协议的数据中,包括头部和数据,头部主要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

2.4 传输层

如果只采用前面三层就可以实现计算机设备之间的通信。但计算机上运行了很多的程序,为了保证每个程序之间相互隔离互补干扰,在传输层分配了端口,因此传输层就是为了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链路。

比如UDP协议(User Datagram Protocol)是一种无连接的、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,它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,但是具有传输效率高、开销小等特点。

UDP也包括头部和数据部分,头部有8个字节,主要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、长度。其和IP协议的关系如下:

互联网协议简介
传输层

与UDP相对应的是TCP协议,它是一种面向连接的、可靠的、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。它保证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器,其应用更为广泛。

2.5 应用层

它提供了网络应用程序和最终用户之间的接口,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各种服务和资源。

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、FTP、SMTP、POP3等,它们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和通信规范,使得不同的应用程序可以在网络上互相通信和交换数据。

例如HTTP协议,现在的以太网的数据包就变成下面这样。

互联网协议简介
应用层

3. 小结

至此,整个互联网的五层结构,自下而上全部讲完了。这是从设计的角度,解释互联网是如何构成的。
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CodeJames):互联网协议简介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文章由极客之家整理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mabk.com/index.php/post/148147.html

(0)
小半的头像小半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极客之家——专业性很强的中文编程技术网站,欢迎收藏到浏览器,订阅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