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is 保证数据一致性方案解析

导读:本篇文章讲解 Redis 保证数据一致性方案解析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,欢迎收藏,转发!站点地址:www.bmabk.com

谈谈一致性

一致性就是数据保持一致,在分布式系统中,可以理解为多个节点中数据的值是一致的。

  • 强一致性:这种一致性级别是最符合用户直觉的,它要求系统写入什么,读出来的也会是什么,用户体验好,但实现起来往往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大
  • 弱一致性:这种一致性级别约束了系统在写入成功后,不承诺立即可以读到写入的值,也不承诺多久之后数据能够达到一致,但会尽可能地保证到某个时间级别(比如秒级别)后,数据能够达到一致状态
  • 最终一致性:最终一致性是弱一致性的一个特例,系统会保证在一定时间内,能够达到一个数据一致的状态。这里之所以将最终一致性单独提出来,是因为它是弱一致性中非常推崇的一种一致性模型,也是业界在大型分布式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上比较推崇的模型

解决一直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:

一、先更新数据库,再更新缓存

这套方案,大家是普遍反对的。为什么呢?有如下两点原因。

1.1(线程安全角度)

同时有请求A和请求B进行更新操作,那么会出现

  1. 线程 A 更新了数据库
  2. 线程 B 更新了数据库
  3. 线程 B 更新了缓存
  4. 线程 A 更新了缓存

这就出现请求A更新缓存应该比请求B更新缓存早才对,但是因为网络等原因,B却比A更早更新了缓存。缓存和数据库的数据不一致了。缓存保存的是老数据,数据库保存的是新数据。这就导致了脏数据,因此不考虑。

1.2(业务场景角度)

  1. 如果你是一个写数据库场景比较多,而读数据场景比较少的业务需求,采用这种方案就会导致,数据压根还没读到,缓存就被频繁的更新,浪费性能。
  2. 如果你写入数据库的值,并不是直接写入缓存的,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再写入缓存。那么,每次写入数据库后,都再次计算写入缓存的值,无疑是浪费性能的。显然,删除缓存更为适合。

二、先删除缓存,再更新数据库

该方案会导致不一致的原因是。同时有一个请求A进行更新操作,另一个请求B进行查询操作。那么会出现如下情形:

(1)请求 A 进行写操作,删除缓存
(2)请求 B 查询发现缓存不存在
(3)请求 B 去数据库查询得到旧值
(4)请求 B 将旧值写入缓存
(5)请求 A 将新值写入数据库

上述情况就会导致不一致的情形出现。而且,如果不采用给缓存设置过期时间策略,该数据永远都是脏数据。

那么,如何解决呢?

2.1 采用延时双删策略

(1)先淘汰缓存
(2)再写数据库(这两步和原来一样)
(3)休眠1秒,再次淘汰缓存
这么做,可以将1秒内所造成的缓存脏数据,再次删除。

2.2 那么,这个1秒怎么确定的,具体该休眠多久呢?

针对上面的情形,读者应该自行评估自己的项目的读数据业务逻辑的耗时。然后写数据的休眠时间则在读数据业务逻辑的耗时基础上,加几百 ms 即可。这么做的目的,就是确保读请求结束,写请求可以删除读请求造成的缓存脏数据。

2.3 如果你用了mysql的读写分离架构怎么办?

ok,在这种情况下,造成数据不一致的原因如下,还是两个请求,一个请求 A 进行更新操作,另一个请求 B 进行查询操作。

  1. 请求 A 进行写操作,删除缓存
  2. 请求 A 将数据写入数据库了,
  3. 请求 B 查询缓存发现,缓存没有值
  4. 请求 B 去从库查询,这时,还没有完成主从同步,因此查询到的是旧值
  5. 请求 B 将旧值写入缓存
  6. 数据库完成主从同步,从库变为新值

上述情形,就是数据不一致的原因。还是使用双删延时策略。只是,睡眠时间修改为在主从同步的延时时间基础上,加几百 ms。

2.4 采用这种同步淘汰策略,吞吐量降低怎么办?

那就将第二次删除作为异步的。自己起一个线程,异步删除。这样,写的请求就不用沉睡一段时间后了,再返回。这么做,加大吞吐量。

2.5 第二次删除,如果删除失败怎么办?

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,因为第二次删除失败,就会出现如下情形。还是有两个请求,一个请求 A 进行更新操作,另一个请求 B 进行查询操作,为了方便,假设是单库:

  1. 请求 A 进行写操作,删除缓存
  2. 请求 B 查询发现缓存不存在
  3. 请求 B 去数据库查询得到旧值
  4. 请求 B 将旧值写入缓存
  5. 请求 A 将新值写入数据库
  6. 请求 A 试图去删除请求 B 写入对缓存值,结果失败了。

这也就是说,如果第二次删除缓存失败,会再次出现缓存和数据库不一致的问题。
如何解决呢?
具体解决方案,看第三种更新策略的解析。

三、先更新数据库,再删除缓存(推荐)

Cache-Aside pattern

  • 失效:应用程序先从cache取数据,没有得到,则从数据库中取数据,成功后,放到缓存中。
  • 命中:应用程序从cache中取数据,取到后返回。
  • 更新:先把数据存到数据库中,成功后,再让缓存失效。

3.1 这种情况不存在并发问题么?

不是的。假设这会有两个请求,一个请求A做查询操作,一个请求B做更新操作,那么会有如下情形产生

  1. 缓存刚好失效
  2. 请求A查询数据库,得一个旧值
  3. 请求B将新值写入数据库
  4. 请求B删除缓存
  5. 请求A将查到的旧值写入缓存

ok,如果发生上述情况,确实是会发生脏数据。

3.2 然而,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又有多少呢?

发生上述情况有一个先天性条件,就是步骤(3)的写数据库操作比步骤(2)的读数据库操作耗时更短,才有可能使得步骤(4)先于步骤(5)。可是,大家想想,数据库的读操作的速度远快于写操作的(不然做读写分离干嘛,做读写分离的意义就是因为读操作比较快,耗资源少),因此步骤(3)耗时比步骤(2)更短,这一情形很难出现。

3.3 如何解决上述并发问题?

首先,给缓存设有效时间是一种方案。其次,采用策略(二 )里给出的异步延时删除策略,保证读请求完成以后,再进行删除操作。

3.4 还有其他造成不一致的原因么?

有的,这也是缓存更新策略(二)和缓存更新策略(三)都存在的一个问题,如果删缓存失败了怎么办,那不是会有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么。比如一个写数据请求,然后写入数据库了,删缓存失败了,这会就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了。这也是缓存更新策略(二)里留下的最后一个疑问。

如何解决?

四、删除缓存重试机制

不管是延时双删还是Cache-Aside的先操作数据库再删除缓存,如果第二步的删除缓存失败呢,删除失败会导致脏数据哦~

删除失败就多删除几次呀,保证删除缓存成功呀~ 所以可以引入删除缓存重试机制

image.png

  1. 写请求更新数据库
  2. 缓存因为某些原因,删除失败
  3. 把删除失败的key放到消息队列
  4. 消费消息队列的消息,获取要删除的key
  5. 重试删除缓存操作

五、读取 biglog 异步删除缓存

重试删除缓存机制还可以,就是会造成好多业务代码入侵。其实,还可以通过**数据库的 binlog 来异步淘汰 key **。

image.png

以 mysql 为例 可以使用阿里的 canal 将 binlog 日志采集发送到 MQ 队列里面,然后通过 ACK 机制确认处理这条更新消息,删除缓存,保证数据缓存一致性

六、总结

[外链图片转存中…(img-Fn5n3Rul-1647961388551)]

以 mysql 为例 可以使用阿里的 canal 将 binlog 日志采集发送到 MQ 队列里面,然后通过 ACK 机制确认处理这条更新消息,删除缓存,保证数据缓存一致性

六、总结

推荐使用先更新数据库,再删除缓存。只有很低的概率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,而且使用 redis 就是为了快速,保证强一致性一定会有性能上的损失,只能保证最终一致性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mabk.com/index.php/post/68383.html

(0)
小半的头像小半

相关推荐

极客之音——专业性很强的中文编程技术网站,欢迎收藏到浏览器,订阅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