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 基础合集3:字符串与编码

导读:本篇文章讲解 Python 基础合集3:字符串与编码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,欢迎收藏,转发!站点地址:www.bmabk.com

一、前言

本节主要介绍三大编码、encode()和decode()及编码的转化。

环境说明:调出Python测试环境,根据下图操作,出现 >>>,就可以在后面敲相关的代码。
image.png

二、编码介绍

2.1 ASCII、Unicode、UTF-8三者的关系和发展

我们日常看到的汉字,在计算机系统中,都是一串串数字,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,所以要处理文本的时候,就必须先把文本转换为数字才能处理。
一个字节(byte,1byte=8bit,即8位)能表示的最大的整数就是255(二进制11111111=十进制255),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数,就必须用更多的字节。比如两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65535,4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4294967295。
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,所以最早只有127个字符被编码到计算机里,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、数字和一些符号,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CII编码。
但是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,至少需要两个字节,而且还不能和ASCII编码冲突,所以,中国制定了GB2312编码,用来把中文编进去。
全世界有上百种语言,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里,韩国把韩文编到Euc-kr里,各国有各国的标准,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,结果就是,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,显示出来会有乱码。
因此,Unicode字符集应运而生。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里,这样就不会再有乱码问题了。
Unicode标准最常用的是UCS-16编码,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(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符,就需要4个字节)。

  • 例如:字母A,ASCII编码十进制为65,二进制为01000001;Unicode编码十进制为65,二进制为00000000 01000001。

由上示例,可以发现,虽然Unicode解决了乱码问题,但是原本的ASCII编码字符需要多加一个字节,多出一倍的存储空间,在存储和传输上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。所以“可变长编码”的UTF-8编码应运而生。
UTF-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-6个字节,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(同ASCII编码),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,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-6个字节。

  • 例如:字符中,无ASCII编码;Unicode编码十进制为20013,二进制为01001110 00101101;utf-8编码十进制为11100100 10111000 10101101
# 获取汉字的utf-8二进制编码
a = '中'
b = a.encode('utf-8')
c = ['%08d'% int(bin(b[i])[2:]) for i in range(len(b))]
' '.join(c)

image.png
基于utf-8的特性,历史只支持ASCII编码的软件等可以在UTF-8编码下继续工作。
在计算机内存中,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,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,就转换为UTF-8编码。
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,从文件读取的UTF-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,编辑完成后,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-8保存到文件。
浏览网页的时候,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-8再传输到浏览器。很多网页的源码上会有类似<meta charset="UTF-8" />的信息,表示该网页正是用的UTF-8编码。

2.2 编码转化与查看

可以通过encode()decode()对字符串和编码进行转换。

>>> '中文'.encode('utf-8')
b'\xe4\xb8\xad\xe6\x96\x87'
>>> '中文'.encode('gbk')
b'\xd6\xd0\xce\xc4'
>>> b'\xe4\xb8\xad\xe6\x96\x87'.decode('utf-8')
'中文'
>>> b'\xd6\xd0\xce\xc4'.decode('gbk')
'中文'

# 查看每一个直接的十进制可以通过索引取值
>>> '中文'.encode('utf-8')[0]
228
# 转化为二进制,可以通过遍历查看每一个编码
>>> bin('中文'.encode('utf-8')[0])
'0b11100100'

# 如果要查看整一个编码对应的二进制,可以通过转为二进制之后进行拼接,如上一小节的代码,把它封装为函数,然后直接调用bin_code([字符串])即可
def bin_code(string):
    b = string.encode('utf-8')
    c = ['%08d'% int(bin(b[i])[2:]) for i in range(len(b))]
    print(' '.join(c))
bin_code('中文')

注:关于ord([str])、chr([int])、int([str],base=[对应进制])、bin([int])、hex([int])、oct([int])等的含义,可参考该篇《Python 基础合集1:基本数据类型》的类型转换。

2.3 声明编码

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代码时,为了让它按UTF-8编码读取,我们通常在文件开头写上这两行:

#!/usr/bin/env python3
# -*- coding: utf-8 -*-

第一行注释是为了告诉Linux/OS X系统,这是一个Python可执行程序,Windows系统会忽略这个注释;
第二行注释是为了告诉Python解释器,按照UTF-8编码读取源代码,否则,你在源代码中写的中文输出可能会有乱码。
申明了UTF-8编码并不意味着你的.py文件就是UTF-8编码的,必须确保编辑器正在使用的也是UTF-8编码。编辑器的编码一般在软件界面的最下面一行会有标识。

三、小结

本文讲了编码解决的一些问题及彼此的关系,ASCII编码是比较早的编码,主要是基于英文开发的,后续为了兼容更多国家的语言,万国码Unicode诞生,为了解决编码占用空间问题,对Unicode进行改进,形成可变长度的UTF-8编码,降低存储,提高传输速度。
同时介绍了编码之间的转换函数:encode()和decode(),还有声明编码的常用语法:

#!/usr/bin/env python3
# -*- coding: utf-8 -*-

下篇预告:Python的数据结构(list、tuple、dict、set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mabk.com/index.php/post/66945.html

(0)
小半的头像小半

相关推荐

极客之音——专业性很强的中文编程技术网站,欢迎收藏到浏览器,订阅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