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慢查询分析
1、什么叫慢查询?
类似于mysql中的慢查询语句,当查询语句的执行时间超过设置的时间阈值就是慢查询语句,会放入慢查询日志中。
redis中慢查询只统计命令生命周期中执行命令的时间,所有没有慢查询并不代表客户端没有超时的问题。(客户端命令生命周期:发送命令,命令排队,命令执行,命令返回)。
2、慢查询的配置参数
redis提供了slowlog-log-slower-than和slowlog-max-len配置慢查询。
1)使用slowlog-log-slower-than来设置执行时间的阈值,默认是 10000微妙;
备注:slowlog-log-slower-than=0记录所有的命令,slowlog-log-slower-than<0对任何命令都不进行记录。
2)slowlog-max-len只是说明了慢查询日志最多存储多少条,实际上慢查询命令存储在列表上,slowlog-max-len就是这个列表的最大长度。当命令超过最大列表长度,按照先进先出算法,最早进入对了的移除。
配置方式:可以通过配置文件配置:
也可以通过命令行客户端发送 config set命令动态修改:
config set slowlog-log-slower-than 20000
config set slowlog-max-len 1000
config rewrite(用来把配置的值持久化到本地配置文件中,启动时需指定配置文件,否则持久化失败)
3、慢查询日志的访问和管理
slowlog get获取的日志分4个属性:id,发生时间戳,执行时间,执行命令+参数
slowlog reset 用于重置慢查询日志保存列表,就是情况列表中的数据。
4、注意事项
由于慢查询是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,可能会丢失部分慢查询命令,因此线上最好配置在1000以上,同时可以定期执行slowlog get 命令将慢查询日志持久化到其他存储中(比如Mysql)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文章由极客之家整理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mabk.com/index.php/post/100460.html